永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来源: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1-11-30
浏览量:1650 | | | |

一、学校情况

1.学校概况

永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经省教育厅备案的公办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2011年-2021年连续十一年荣获永城市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永城市教育体育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永城市“人民满意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占地面积38628平方米,建筑面积19366平方米,学校教学楼、实训楼、住宿楼布局合理,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餐厅、现代化操场一应俱全。

2. 学生情况

生源主要来自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6人,目前高一639人,高二521人,高三576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的提高,社会声誉的提升,学校招生连年火爆。学校年招生规模稳定在500人左右,学生流失率低于5%,各项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略有增长。

3.教师队伍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当做学校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021年,学校教职工共有91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生师比为19.73:1,教师学历已全部达标。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16.47%,专任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6.32%,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56.26%,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36%,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技术职称,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并完善了外聘教师聘任及考核机制。

4.设施设备

学校基本实现现代化教学,大部分班级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实训设备陈旧、落伍,面临淘汰,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63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万册。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秉承着“办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建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位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办学理念,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思想素质极大提高,文化课合格率94.6%、专业技能合格率95.31%、体育达标87.6%、毕业率94.38%。永城一职高2021年参加对口高考447人,本科上线58人,本科上线率12.98%,专科上线率98.26%。在2021年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和素质能力大赛中,我校选手田梦慧、朱姿燕、杨晴等九位同学分别在计算机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中式铺床等项目上荣获二、三等奖。在2021年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上,我校选手共夺得13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总成绩团体奖的好成绩。

2.在校体验

采用学生代表座谈和发放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综合调查评估,经统计,学生对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6%,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7.26%,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4%,生活满意度93.6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5.28%等,个别项目指标略有回升。

学校各个学部、学生处、团委、后勤等各部门,对教学楼、宿舍、食堂、工场等场所进行了校园文化布置。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校园文化满意度进行评估。经统计,各学部师生对校园文化满意度均在90%以上,师生对学校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3.21%。

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安全教育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生对学校安全综合满意度为93.28%。

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中职国家免学费资助政策,严格学生学籍管理,做到申领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真实准确,杜绝出现虚报学生人数冒领国家助学金的现象。全校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免学费资助。全部落实到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全部免学费贫困生1000元/学期及时发放。

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状况,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根据中职国家助学金文件落实贫困生政策。要求全校班主任家访,掌握第一手实情,确定自助对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立贫困生库。每年春节前,学校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全市各乡镇对困难学生家庭进行慰问,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帮助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精准扶贫。

2021年学校共计落实免学费配套资金2138000元,国家助学金786000元。

4.就业质量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一直坚持升学就业两不误的办学理念,学生既能对口升学又能就业创业。学校已初步形成学生“求职有道,升学有门”的良好局面。

2021年我校毕业学生642人,对口升学447人,大学录取率98.78%,对口就业59人,对口总就业率达到84.74%。就业率比2020年有所下降。

5.职业发展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就业需要和再发展的需要出发,以选择性中职课改为契机,以师徒结对、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为教学手段,以师生技能竞赛、师生创业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等能力。同时还十分重视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施展职业技能。

学校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教学的主方向,把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突出“教练结合、提升技能”这一教学环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课程设置优化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采用“以赛促训”的实训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学校充分利用选择性课改的契机,采用符合中职特色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创设情境,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场所,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采用“过程+考核”,“学生+团队+老师”这样的多方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实训。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均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同。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条件及师资力量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畜牧兽医、旅游管理、市场营销、高铁乘务9个专业方向。

依据专业调研结果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制度,能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鼓励教师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努力将本地特色和技能大赛的成果融入校本教材。

2. 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职业教育应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要求,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

学校坚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中试行“1+X”证书制度。通过企业研学、顶岗实习等多个途径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选用的教材全部是国家规定,教育部推荐和河南省省编教材;文化基础课使用统编教材;政治理论课使用教育部指定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省编教材(专业新课改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

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起教师培训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教师培训体现“校本、职校”特色:坚持以“专家引领、校长指导、骨干辅导”为总体培训思路。开展课堂即培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抬头率”为培训目标,培训重点突出、培训形式多样,贴近教师需要。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专业部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 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下发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每年对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检查,到校汇报下企业锻炼的成效。

4. 规范管理情况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0.5年”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4:6,学分比为4: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比重为50%以上。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 

推进教学信息化。学校购买虚拟教学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网上学习。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所有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 

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实行了购物、领物、收费登记制度,实物台帐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帐务核算。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核实工作。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处理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学校从中层干部中选派安全责任人负责食堂管理,与学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签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还注重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兑现奖惩措施。总务处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成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等综合评价体系。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分管领导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

5. 德育工作情况

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节班会课,每两周开一次升旗仪式,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扎实开展“抓小事工程”,推进“细节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元旦主题文艺汇演、迎新生晚会,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社团活动,积极参加文明风采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艺体育等动。 

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要求各班级开展“抓小事工程”,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每月进行一次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主要根据该班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6.党建情况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永城一职高党总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和学校改革发展、育人的中心和基本任务,坚持围绕工作抓党建,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支部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组织开展半年度党员先锋指数考评,讲担当、找差距、抓落实。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开展党支部基本制度执行情况自查活动,发动广大党员查找党支部在“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基本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漏洞,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个别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不深不实问题。

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开展党员党性“自检”活动,发动广大党员自查自纠在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方面的差距,自觉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担当作为、知行合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对标对表找差距、全力以赴抓落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重点任务结合起来,与完成本单位本支部全年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刻剖析根源,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真正做到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其中5家合作协议满3年以上,市内企业有3家,骨干企业有1家。 

近三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对教学实施、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使学校教学软、硬件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2. 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 )文件精神,制定了《永城一职高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强化领导,一把手校长为学校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招就处、教务处主任为成员。 

任务明确。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每月第一周,就业管理部门定期召开校外实习班班主任会议;每逢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召开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校长听取各实习就业负责同志汇报工作,由校长布置一下阶段工作。 

细化管理。每安排一次校外生产实习之前,召开家长会、实习动员会。由班主任协同招就办进行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

3.集团化办学情况

2020年我校同鑫尔诺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高铁乘务和高铁制造两个专业,并于同年与达内科技集团合作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开设,丰富了我校的课程体系,找准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方向,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开拓了新路子。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多元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亲情化服务”的办学思路,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学校予以高度评价,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多次表示肯定。

2.社会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成立了多个技术应用与服务团队,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对社会各界开放,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送科技下乡,提升服务社会民生和扶贫攻坚的能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积极开展免费为民技术服务工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计算机、养殖、种值、旅游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培训等。

3.对口支援

对口扶贫,发挥学校特色。学校对芒山镇的贫困户进行对口支援帮扶。进行技术技能扶贫,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改变家庭命运。 

学校还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与每一位学生都谈一次心,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4、服务抗疫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我校组织了党员先锋突击队,服务于当地的抗疫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严明工作纪律,尽职尽责,并发动学生代表积极投身于当地的防疫工作中去,取得了重大成绩。

六、举办者履责

1.经费保障

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国家职教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职教经费专款专用,确保学校办学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便利。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2.保障措施

学校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学校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教职工周前会、学部教师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学校的重大决定必须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使得各项办学行为合乎规范,学校无违法违纪行为,社会影响良好。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水平

学校遵循升学、就业两不误的办学宗旨,学校首先从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即边理论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室里,老师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认真负责,以学生为主导,启发、诱导、提问、检查相结合,使学生易于听懂学会。实训室里,则是对理论的实践和检验,是一次熟练技能,学习创新的实践过程。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教学体系,完整的学案,细密的设计,灵活的作业,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围绕学生或讲解、或答疑、或提示,皆以学生为主体,一扫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听得新鲜有趣,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既教书又育人。三年来反馈的信息证明,从一职高走出来的学生作风正、素质高、技术熟练,深受厂家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本校毕业生已有约200人被所在厂家提升为基层管理干部。对口升入高校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成为了学校学生会干部。

案例二:创新办学模式,实施订单培养,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校先后与神火集团,永煤集团,芒砀山旅游公司,聚客隆超市,龙港商贸有限公司等合作,根据他们的用人要求,实施订单培养,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2021年度共为他们输送毕业生126人。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三个,目前运行良好,学生满意度很高。例如我们和江苏南通的一家大型服装厂合作,成立了永城市开拓制衣有限公司,把工厂建在了学校附近,解决了一大批学生的实习问题,很好的实现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专业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两个校企合作班“高铁班”和“达内技能班”,在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已慢慢走向深度融合。对于工学结合,我校近几年进行了大胆尝试。首先,通过实地考察选出信誉好、劳动强度低、工资待遇好的企业,然后动员组织学生去顶岗实习。2021年暑假,学校组织部分符合实习要求的学生到南京、苏州知名大企业进行专业对口顶岗实习,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学生安全出校,安全回校,不但锻炼了思想,熟练了技术,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深受社会和家长好评。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1)是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运用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创新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2)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3)是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还是较少,存在着资金不能很好满足学校大力发展的需求问题。 

(4)是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专家把脉,尤其是在“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新的探索。

2、改进措施

我校提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基本原则和办学思路,确定改进措施。 

一要抓住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机遇,遵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优质发展; 

二要加大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争 取人事、教育部门的支持,通过招聘、调动给我校补充专业课课教师。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让其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要积极争取上级建设项目及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图/文: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编辑:王平